張希貴,男,漢族,1969年4月生,四川邛崍人。1991年9月參加工作,1996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甘孜州原國土資源局執法監察支隊副支隊長、礦產資源管理科副科長,甘孜州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礦業權管理科科長、一級主任科員。2024年3月,接受甘孜州新龍縣監委監察調查。
2024年7月,張希貴因犯受賄罪,被判處有期徒刑3年,并處罰金25萬元。
旁人眼里,他是勤于學習、精通礦權審批業務的行家里手;家人眼里,他是放棄大好前途、優渥生活,只為留在妻女身邊照顧家庭的“好丈夫”“好父親”。
這樣一個看似備受“好評”的人,很難將他與腐敗分子聯系起來,究竟是什么讓他走向了紀法的對立面呢?
張希貴出生于普通農民家庭,從小發奮讀書,立志走出農村。21歲時,他入職甘孜州康定縣法院,在崗位上兢兢業業,圓滿完成了各項審判工作任務,之后調至邛崍市法院工作,因能力突出、踏實肯干,深受組織信任、同事認可。
2007年,由于掛念遠在康定的妻女,他毅然放棄家鄉大好前途,選擇調回甘孜州國土資源局執法監察支隊。此時的張希貴,是一名普通國家公職人員,每天除了工作就是照顧家庭,日子過得清淡也十分幸福。
轉變要從一個項目說起。2011年7月,張希貴被提拔為甘孜州國土資源局執法監察支隊副支隊長,負責全州土地礦產衛片執法專項工作。2012年上半年,州國土資源局通過采購程序確定了某科技有限公司為全州土地礦產衛片執法技術服務單位,該公司負責人黃某借口感謝張希貴幫忙宣傳和推廣,從項目款項中支取了3.9萬元送給張希貴。
收還是退?張希貴想了整整一夜。一方面,想到這錢是不該拿的,他內心十分恐慌;另一方面,又想到“順手幫一點點小忙”就能收這么多錢,可以為妻女創造更優越的生活。在矛盾中思來想去,最后他決定收下這筆錢,用于家庭日常開銷。自此,張希貴便用“都是為了家庭幸福”的借口來自我麻痹,將家庭的安寧、個人的未來棄之不顧,在貪腐的泥沼中越陷越深。
為了突破“頂頭上司”這一障礙,以便在貪腐這條路上更加暢行無阻,張希貴試探性地將情況告知了時任執法監察支隊支隊長的黃某(另案處理),兩人“一拍即合”。之后,在州國土資源局每年確定土地礦產衛片執法項目技術服務單位時,張希貴都與黃某共同從中撈取回扣。
經查,2012年至2017年期間,張希貴與黃某利用職務便利,在項目采購等方面,共同收受賄賂21.9萬元。
2018年,時任甘孜州國土資源局局長昂波因嚴重違紀違法被查處,在全州自然資源系統掀起了“軒然大波”。昂波案在已調任州國土資源局礦產資源管理科副科長的張希貴心中敲響了警鐘,他意識到自己還有大好前途,決定就此收手,于是對部分商人老板的“示好”一概拒絕。
然而,隨著張希貴職務的升遷,其掌握的礦權審批權越來越大,成為了更多居心叵測者眼中的“獵物”。眾多“圍獵”者中,某礦業有限公司股東楊某與張希貴關系最為密切。自張希貴升任礦業權管理科科長后,楊某經常噓寒問暖,無論大小事,都鞍前馬后為他排憂解難,一來二去,兩人逐漸熟絡起來。
楊某清楚張希貴不收錢,而且是愛家顧家的“好男人”,從而選擇從親情的角度對其展開“攻勢”。楊某多次暗示“要多為娃娃的未來考慮”,并試探著提出讓張希貴女兒投資入股火鍋店,幫助其女兒增加收入。聽聞此話,張希貴十分感動,覺得楊某能從為人父的角度為自己考慮,于是對其更加信任,與其“稱兄道弟”。隨后,張希貴便以女兒名義給楊某轉賬15萬元,并簽訂了一紙“只賺不虧”的投資協議。
為感謝楊某對其女兒的關心照顧,“愛女心切”的張希貴開始利用手中權力為楊某提供便利,甚至將國家政策調整內容提前告知楊某,堂而皇之地出賣國家利益。此后,找到“門路”的楊某先后6次以“投資分紅”的名義向張希貴輸送利益共26萬余元。
2023年,張希貴女兒在成都舉辦婚禮,想著為小兩口剛組建的“小家庭”打好經濟基礎,他對商人老板們以祝賀名義送上的紅包來者不拒。據統計,張希貴在女兒婚禮期間違規收受管理服務對象禮金共計4.98萬元。
“本該退休享受天倫之樂的我如今身陷囹圄,不能為年邁的父母盡孝,不能為愛人分擔家庭的重擔,特別在女兒臨產之際,不能盡到作為父親的應有之責……領導干部要算好人生賬、家庭賬、經濟賬,不要做出讓自己后悔終身的事……”表面看,張希貴倒在了不法商人的“圍獵”下,實際上顯現的則是其隱藏在“以愛為名”“遮羞布”下的貪婪本色。
經查,2012年至2023年間,張希貴利用職務便利,在項目承攬、礦權審批等方面,收受、索取賄賂共計53.297萬元,其中在黨的十八大以后收受46.397萬元。
戀親不為親徇私。張希貴因貪念作祟,把對家人的愛當成濫用權力、投資斂財的“擋箭牌”,將處心積慮的“圍獵”者當成知心“好兄弟”,逾越了公私界限,模糊了親清政商關系,如今東窗事發,不僅“幸福家庭”支離破碎,自己也落到個臨近退休卻鋃鐺入獄的下場。
面對商人老板們花樣百出的“圍獵”陷阱,黨員干部要防微杜漸,不因“小意思”而欣然笑納;要明白為家庭“創美好”不是把物質水平和生活水平簡單畫等號,為子女“計深遠”也不是簡單為其謀求物質財富積累,而是要注重傳承良好家風,培樹優秀品格,筑牢反腐倡廉家庭防線,須知,家庭平安才是最大的幸福。
來源:廉潔四川